当前日期: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教师报道德育教学校园风彩资源下载成绩查询留言咨询
首页资源中心优秀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来源:转载 点击数:142次 更新时间:2020/12/22 16:44:27


《济南的冬天》教案[w^ww.#zz%s~te@p.com]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中国教育出#*~%]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3.理解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赞美与深情。


二、作者背景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讲学,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由于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8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夫人胡絜青(1905-2001)。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三、课文字词


水藻  (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髻(jì)[来@源:z%zstep.&^co*m]


看护妇(kān)  薄 雪(báo)


响亮: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与上文“响晴”意义相近。


温晴:天气温暖、晴朗。


出奇:特别、不寻常。


安适:安静而舒适。


慈善:原指仁慈、善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本课指温和,合人心意。


澄清:本课指清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二)理清思路


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本文结构类型:总——分——总


本文层次划分:[中国教^育@出~版&网%]


第一部分  (1)总写济南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  (2—5)  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第三部分  (6)总结全文: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课文探究


1.你对济南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中国教育&出*^@版网%]


线索:温晴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的温晴呢?


对比   北平  伦敦  热带


突出济南是个: 宝地


(四)合作探究


1.1段开头的两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两个“对于”各自引领一个长句,结构整齐,同时,长句内部又用“像我”这样的短句,突出“我”感受的强烈。


2.1段写济南冬天温情的天气,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过渡句: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3.2.3.4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你能概括出它的特点吗?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淡雅)


4.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根据课文找一找“水”的特点是什么呢?[来源&:中教^@*#]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来源:zz@s%tep~.c*&om]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清)


5.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


不能。这样这样的结尾点了题,却又和标题相比在结构上有所改变,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因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里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文末结句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观感。


课堂小结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八、作业


1.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网上作业;


2.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春》教案 下一篇:有理数大小的比较2
召中网站